营养又美味的莴笋主要有哪些病害?如何有效防治?

来源:乡村动力 分类:科普知识 时间:2024-03-21 14:44

莴笋制作菜肴可荤可素,可凉可热,口感爽脆,并且营养价值较高,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那么莴笋的主要有哪些病害?如何有效防治?

摄图网_501191342_wx

  1、霜霉病


  (1)病害介绍


  莴笋霜霉病又叫“火风”病。该病先出现于近地面叶片,后逐渐向上,叶片呈现淡黄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霉层,有时叶的正面也能见到,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后期变成褐色,严重时全叶枯黄。


  (2)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茎叶紫红色或深绿色莴笋品种较抗病,如红枝莴笋、罗汉莴笋,而茎叶青白叶浅绿的较感病,如二白皮、尖叶子。


  二是严格淘汰病株。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增加中耕次数,深沟排水,降低田间温度,使之利于植株生长,不利于病菌发育,均能减轻病害。


  三是要进行药物防治。


  四是对病情严重地块,应实行3年轮作。


  2、菌核病


  (1)病害介绍


  菌核病也是莴笋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茎基部。被害后,起初产生呈水渍状浅褐色的不规则的病斑,后来逐渐扩展到整个茎基部腐烂,或者沿叶帮向上发展,造成烂帮、烂叶,最后植株萎蔫枯死。


  (2)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红叶莴苣、特耐寒二白皮等。


  二是种子收获时防止菌核和病株残屑混入,收获后清除种子内混杂的菌核。播种前筛去菌核,或用10%的食盐水漂种,汰除菌核后,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


  三是利用保护地的夏季休闲期,可在保护地内灌水后覆盖地膜,闭棚升温几日,利用高温杀死部分菌核。


  四是发病地块与水生蔬菜轮作1-2年,减少田间病原菌。


  五是及时拔除田间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减少田间病原菌;防止病株混入肥料堆,随肥料再次带入田中。


  六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雾防治2-3次。药剂可选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4000-6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摄图网_501328063_wx

  3、巨脉病毒病


  (1)病害介绍


  “脉带”是该病特有症状,称为巨脉病或大叶脉,后期病叶卷曲、皱缩,病株矮小,生长受阻,不能形成正常叶球,失去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该病在经常种植莴苣的地块易发生,生产上应实行2-3年轮作。苗床消毒播前苗床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每m2用药8-9克,与筛好的堰土充分拌匀,撒在床面上,后进行育苗,有一定防治作用。


  总的来讲,莴笋病害以防为主,在满足莴苣生长的适宜温度下尽量加大通风,在湿度偏大的情况下,及时通风散湿可防止病害发生,一旦发病,根据病情及时用药,以防病情蔓延。


标签

蔬菜种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