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粮油安全背后的科技“底气”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4-02-18 10:38

开栏语

新年新气象,新春再出发。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将更加稳健有力。春节将至,我们农科记者再次整装出发,走进田间地头,来到基层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畅谈,用文字、图片、影像等全媒体报道方式,记录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动人故事。即日起,《农业科技报》微信公众号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推出来自全国各地一线的生动报道,展现村落乡间的浓浓年味,见证田间地头的点滴变化,讲述感人暖心的民生故事。在行进中倾听发展农业强国的铿锵足音,抒写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壮美华章。敬请关注。





育成登记油菜新品种11个,创历年之最,“秦优797”高产创建实收亩产303.12公斤,居全国旱地轮作第二名;



育成α-亚麻酸含量高达14.7%的油菜新品种“华春油1号”,“秦优1618”连续两年入选国家油菜主导品种和“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秦豆2018”高产创建实收测产321.61公斤/亩,刷新陕西夏播大豆单产纪录。



……




△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加代育种温室里,科研人员正忙碌油菜的杂交、套袋和测配等工作。


春节前夕,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加代温室,育种专家们如往常一样,忙碌在温室里育种、制种。在专家们的不懈攻关下,一粒粒良种被选育出来,增添着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底气不仅源自充足的粮食战略储备,而且在于不断增强的农业科技实力。过去的2023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在瞄准科技前沿,提升主粮作物育种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重大新品种,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好作物种质资源,为种业创新提供重要保障方面下大力气,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年来,该中心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阶段性进展。培育出耐寒、高油酸、黄籽大粒等特异新种质30多份;建立了油菜品种真实性、三系胞质及杂交种纯度分子标记技术体系;获批省级地方标准1项,获专利14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11篇);2项成果“油菜高含油量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和“油菜绿色高效丰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小种子能发挥大效能,小作物能长成大产业。2023年,该中心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油菜新品种“秦优908”“盈星66”“秦优506”等生产经营权分别转让给青海科光、陕西金色川汉、四川生命力公司。“秦优1618”等品种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收入突破200多万。全年油菜制种秋播面积5000多亩,预计生产种子60万公斤,可推广300多万亩。






试验推广取得新拓展,新增社会效益3亿元。过去的一年,该中心加强油菜联合体建设,完善织密试验示范网络,新增长江上游区测试点,全国测试网点达52个,覆盖18个省,在省内外建立“秦优1618”百亩示范田。品种推广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油菜、小麦、大豆推广面积300多万亩,新增社会效益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在国家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其中,在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油菜试验,伊朗、埃及等国科学家到单位考察交流;组团赴澳大利亚参加第16届国际油菜大会;先后与甘肃省农科院、武汉庆发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与汉中市政府等签订“两地四方”合作协议,开展合作研究和试验示范,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一粒粒优质的油菜种子,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育种专家们忙碌在寄托着无限希望的试验田里。从整地到移苗,从灌溉到施肥,从田管到杂交再到收获……他们为了一粒粒“好种子”默默勤奋地耕耘着。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标签

乡村振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