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县老院子”如何“活”起来

来源:重庆日报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3-09-14 09:54

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花房筑·明院”,村民和游客自得其乐。

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巴南区“花房筑·明院”。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巴南区木洞镇黄家大院。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吴杰设计改造的酉阳楠木湾一处民房。(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在乡村,看似普通的建筑承载着一个村庄的历史,记录着村庄变迁,是乡村在地文化的外在表达形式之一。

如何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在尊重村民自愿的同时,让建筑成为乡村文化“代言人”、村民安居乐业的港湾、市民探寻乡愁的驿站,乡土建筑的改造利用值得关注。

7月28日,细雨绵绵,巴南区木洞镇前进路老街上愈发寂静。行至街道拐弯处,杨沧白故居映入眼帘。

作为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也是辛亥革命元勋,杨沧白的童年在这里度过。走进这所坐南朝北、呈三合院布局的院落,穿斗木结构建筑、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三合土地面、青砂石屋基……巴渝传统民居特色扑面而来。

不大的院子,分左右厢房,展陈着杨沧白先生曾使用过的家具、生活用具等物品,以及杨沧白生平事迹和雕像,中间是一方条石砌成的天井,尽管下雨,井下并无积水。

“以前的老建筑工艺都很讲究,它的透水性特别好,我们都是仿照以前的材料、工艺尽量复原。”巴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保护部主任火久龙说。

经过保护性开发,去年杨沧白故居免费对外开放,是巴南区今年已推出的10个“巴县老院子”之一。近期,第二批10个“巴县老院子”也即将亮相。

“巴县老院子”是巴南区推出的文旅IP,该区正着力打造以老院子为核心标识的文旅产业。一批“巴县老院子”经过保护修缮利用,呈现出展陈类、功能类、民宿类等不同风格,为乡村增加了带着乡愁味道的多元业态。

老院子 会“说话”

作为巴人遗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巴南境内存在大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镇、古村落、古建筑等众多文化遗存,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以往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所以,以前提到巴南旅游,往往以温泉作为招牌,当地一度喊出的也是“天下休闲 养在巴南”的口号。

2020年,在拍摄一个巴南区文旅宣传片时,大家辗转各处取景,突然发现这些隐在山村里的传统建筑别有一番味道,青砖、浮雕、天井……总能勾起人一份诗意情怀,每个建筑背后还有不同的故事值得说道。

“从这些老院子里,走出了许多巴县的历史文化名人,如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杨沧白、新中国首任女大使丁雪松、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还有的院子承载着历史风云,如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大学研究生院、故宫文物南迁重要周转地等等。”巴南区文旅委主任万耀东介绍,当年巴南提出了“老巴县 最重庆”的口号,决心打造以“巴县老院子”为核心的“古镇、温泉、巴县老院子、美丽乡村”4大文旅品牌,推出“巴县老院子”文旅IP。

什么样的院子才能称之为“巴县老院子”呢?万耀东说,其建筑必须具有巴渝风格、巴县传统、巴南特色,其次,还需具备较高的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

按照这一标准,巴南迅速将相关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统计出明清以来的古建筑遗存200余处,分为巴渝建筑、徽派建筑、木构抬梁式和穿斗建筑、夯土碉楼等类别,皆是不同时期南方建筑的典型代表。

老院子 “活”起来

热爱到处旅行的刘晓波,每到一个地方最感兴趣的就是老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有十户人家的大院子叫做‘石塘口’,记忆中大人们一起家长里短,小孩们一起嬉戏,生活过得很简朴,却有很多欢笑。”刘晓波说。

正因为在老院子里美好的童年记忆,刘晓波对这些建筑情有独钟,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老院子,也想为更多人找回那份温暖、平实的生活气息。

走进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穿过弯曲小径,映入眼帘的“花房筑·明院”就是刘晓波打造的院子之一。

青石地板、夯土墙、木质栏杆、大红灯笼……踏进院子,古朴味道迎面而来。“这房子原来破得不行了,修复用的材料、物件都是我天南海北‘淘’回来的,就是为了还原那种‘味道’。”说起自己的院子,刘晓波总是滔滔不绝,“你看这堵黑黑的夯土墙,这里原来是厨房,这都是烟熏出来的,我觉得很好,就用涂层固定,把痕迹保留下来。”“这里以前是塌掉的,看起来虽然有缺口,但不影响生活,我也就不管它。”

走进各个房间内部,却都是整洁的现代家具,还有利用红薯窖做成的卫生间,很有地中海风情,仿佛内外不属于一个建筑。

这一改造让户主赵玲欣喜不已:“我租出去的时候就是一个烂房子,现在变成高端民宿了,猪圈都能改成酒吧,太漂亮了!”

通过政府推动以及一大批刘晓波这样的业主参与,越来越多的老院子正在“重生”:以展陈为主的杨沧白故居、彭氏民居,以图书为主的功能性院子学苑书院,精品民宿类的别花山房、花境院子、五斗丘……一座座老院子以崭新的姿态开启了新的旅程。

老院子 新体验

改造,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得更好,如何让老院子更吸引人?

刘晓波选择将服务做到极致。记者去“花房筑·明院”那天下着雨,车子一抵达停车场就有两名身着统一服装的管家前来引路,一路热情地与人攀谈、介绍,在院子里坐下后,管家又端出各种小吃和院子自制的桑葚茶,让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民宿最关键的就是服务,这不像星级酒店,它的服务是程序式的,方便但缺少情感连接。来老院子的人,更在意服务的感受。既要服务好,又要有温度,这个更难。”刘晓波说,因此,决定经营老院子后,他就专门培训了管家团队,在实践中摸索民宿服务的做法。

在“花房筑·明院”周边,刘晓波流转了稻田,请农民耕种,还收购村民的土特产制成桑葚茶等产品,作为伴手礼送给前来住宿的客人。为了让老院子里的体验不无聊,刘晓波还会将城里才有的魔术表演、烟花秀、瑜伽、中医理疗等服务引入院子,根据客人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城里人来到乡村,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建筑可以‘土’,但服务必须现代。”

同样的,在五斗丘民宿,运营者针对城里人“亲子游”的需求,开发了四时农耕体验,由民宿工作人员带着孩子玩耍,大人就可以休闲放松下来喝茶、聊天,各得其乐。

以学苑书院为代表的融合图书、艺术、剧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院子,则吸引了相关兴趣爱好者前来体验。

但目前,展陈类的老院子人气还不是很旺。“展陈类老院子大多内容比较枯燥,我们目前也在探索一些新的、互动感强的展陈模式,将通过历史文化故事梳理,采用声光电技术手段,将老院子的故事讲述得更好。”万耀东说,巴南目前已修复完善老院子30余处,三年内计划再修复80个以上,让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巴县老院子”里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

对话>>>

建筑设计师吴杰的乡村建筑改造“密码”:

尊重传统 创新出彩

过去10余年,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新乡土团队发起人吴杰的足迹遍布重庆,参与了多个乡村建筑改造项目,包括武隆犀牛寨、永川黄瓜山、石柱中益乡等地。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重庆园——巴渝乡院,也是由他主创设计并指导施工,该项目获得了组委会金奖。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乡村建筑设计师,他如何看待乡村建筑改造?

重庆日报:近年来,做乡村建筑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吴杰:是的,对建筑设计师来讲,在乡村做建筑比在城市束缚更少,你设计的方案只要能够跟村民、村干部产生共鸣,那基本都能按照既定的设计思路走,落地效果更好。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于乡土,所以,从乡土建筑本身来讲,承载了太多文化和故事,它太美了,美到骨子里,但它如今也破败了,赋予它“新生命”是建筑设计师的使命。所以我有一个观点:设计师要有所作为,一定要下乡!

重庆日报:你牵头成立的新乡土团队“新”在哪里?

吴杰:跟传统建筑打交道久了,我越来越觉得乡土建筑的活化利用一定不能是纯粹的保护、还原,这样首先不符合现代的生活习惯,其次也不受村民喜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设计师下乡给村民设计的房子会不被认同的原因。

你想过没有,村里的农房为什么会有罗马柱这样的东西?虽然说这在农村显得“格格不入”,但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村民想追求先进。你如果就把他的老房子还原了,他肯定是不愿意的,他想要有进步、有变化。

所以,我认为乡村建筑改造应该是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要有创新,这也是我为什么给团队取名为新乡土。目前,可以说,我们已经找到了在改造乡村建筑中,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密码”。

重庆日报:你的“密码”是什么?

吴杰:我总结下来就是,用最朴实的材料、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生活、现代审美相结合。不需要城市建筑那种过度炫技、夸张的表现手法,它就能很美。

对于中国人来讲,对乡土建筑美感的感知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这背后是因为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在支撑。所以,设计师下乡,首先要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山水环境,不能将城市建筑机械地搬进乡村。

近年来,在传统技艺方面我特别注重,我会从区县挖掘一些老工匠帮我施工,尽管他们看不懂现代设计图纸,要花大力气去反复沟通,但他们修出来的东西真不一样,经得起推敲。

另一方面,就是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在合理范围内让建筑更“出彩”、更舒适。比如说夯土,一般大家都认为是黄色的,但我们就研发了彩色夯土,这一点点变化就能让建筑不一样了。在永川黄瓜山,我们改造的梨花乡院就采用了彩色夯土,墙面有层次感的同时又不会显得突兀,村民看到都觉得喜欢。

重庆日报:与乡土建筑打交道这10余年,期间你也去过国外以及其它省市交流,你觉得重庆的乡土建筑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

吴杰: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可以这样说,巴渝乡土建筑形态是非常丰富的,在这里你能看到徽派、西洋、客家等许多地方建筑风格的影子,让我细说的话甚至能列举出几十种不同的风格。

从另一方面来讲,在重庆改造乡土建筑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它的文化、习俗、技艺都是多元化的,这就需要设计师能够放下身段去贴近这些建筑。

对我来说,每开始一个项目,我一定会去找当地的“破”房子,从中寻找当地传统建筑的蛛丝马迹,我会跟当地村民聊天,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这些信息去结合、平衡、创新,这样改造出来的房子就会既不失乡土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和生活。


标签

乡村振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