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村镇特色产业⑥ | 开州竹溪镇 再生稻成就“吨粮田”

来源:重庆日报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3-06-29 10:45

竹溪镇灵泉村的乡创馆里,再生稻大米即将售罄。记者 罗芸 摄/视觉重庆

仲夏时节,开州区竹溪镇南河两岸稻田青青。眼下正是水稻扬花期,风吹稻浪,稻香悠悠。竹溪村78岁的韦先恩穿行在绿色的稻田中,深吸一口稻香,望着成片的再生稻,眼里满是丰收的期望。

“老韦是竹溪发展‘中稻+再生稻’的见证者。”6月27日,竹溪镇党委书记彭昌国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今年全镇种植中稻再生稻3000多亩,再结合农旅融合,每亩稻田产值可达4600余元,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也确保农民有可观的收益。

为何规模种植再生稻32年?

亩纯收益超1000元

20世纪80年代,竹溪镇还叫开县竹溪乡。在推行包产到户后,竹溪海拔在400米以下的坪坝地区,就有村民试着零星蓄留俗名“抱孙谷”的再生稻,并受到当时的县农业部门的关注。从1992年开始,竹溪将再生稻作为一季粮食规模化种植。

“作为农民,都坚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何况再生稻算是一季‘懒田’。”韦先恩说,中稻收获后,有半年多的“空闲”。这时蓄留再生稻,只需施两道肥、打一次药,就可“坐享其成”。

经过不断摸索,韦先恩与农技人员总结出再生稻发展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每年4月10日左右,中稻完成移栽;8月10日左右,中稻完成收割,避免再生稻生长季遇上伏旱;中稻收割前一周、再生稻发芽后一周,每亩各施10公斤的有机肥……

去年,竹溪全镇发展“中稻+再生稻”面积超过3000亩。算下来,两季平均亩产达1019.3公斤,实现“吨粮田”目标。今年是竹溪镇发展再生稻的第32个年头,种植面积依然保持在3000亩以上。

“一项产业能获得长期发展,背后必然存在较好的比较效益。”竹溪镇镇长张家红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竹溪一亩稻田可产中稻约650公斤、再生稻350公斤。其中中稻稻谷每公斤单价3.5元;再生稻因稻米品质较好,稻谷每公斤单价达5.5元——相当于亩产值超过4600元。

水稻种植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尽管三十多年过去,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换了很多茬,但一直持续支持当地再生稻种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也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向农户发放种粮直补,让每亩“中稻+再生稻”纯收益超过1000元。

凭借在竹溪镇总结出的再生稻发展经验,作为全国粮食重点产出区县的开州,常年再生稻蓄留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

如何实现节本增效?

各村分工协作实现专业化生产

6月20日,竹溪镇大海村村委会一个侧间内,盛文明和邱公安正在细心擦拭机翼,为无人机作保养。

“马上就要开始统防统治了,到时候这两个‘大家伙’又得忙两天。”邱公安说。

大海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花4.7万元买回的这两台无人机,每天能为200亩稻田提供喷施农药的服务,所需成本和时间分别是传统人工喷施的1/2、1/5。由于本村的统防统治只需不到两天时间,于是大海村将“业务”扩展到了镇内其他村。

而在大海村,200亩水稻机插秧苗则是来自镇内的平溪村。平溪村一社利用约4亩大小的稻田进行工厂化育秧,可为其他村提供七八百亩机插秧秧苗。“我们用机械化设备和秧盘育苗已经近十年,育出的秧苗比较健壮,其他村每年都来购买。”平溪村一社社长、负责为大家提供工厂化秧苗的向以术说。

至于机耕、机插、烘干等环节,则由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购买了设备的企业“讲价”,由后者帮村民“代耕”,从而大大降低水稻种植所需的劳动力和成本;在销售环节,则统一交给位于国道旁的灵泉村“乡创馆”,由其在包装后统一销售。

“通过这种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我们在镇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分工,让大家发挥各自所长,节省种植成本,在分工合作中获得更多收益。”竹溪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家举表示。

如何让稻田产生更多效益?

延长产业链实现“一田多收”

灵泉村有两块绿色稻田,尽管长势喜人,但稻株行与列都歪歪扭扭,行间距也不整齐。

“这块田是春天的时候,城里的娃娃们体验插秧时种的!”镇农服中心高级农艺师赵宏义笑着说。他担任娃娃们的“导师”,教大家如何插秧确保秧苗成活。娃娃们对插秧充满好奇,下田认真干活;爬上田坎时,每人糊了一身泥巴还乐不可支,嚷着秋天要来挞谷。

作为远近闻名的再生稻小镇,竹溪镇如今已成了农耕研学游基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乐于在关键农时带娃娃来体验传统农事,在辛劳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体会“粒粒皆辛苦”。

不断涌入的人群,也为稻米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6月25日,在灵泉村“乡创馆”,馆长邹鸿浪接到曾来参加农耕研学活动客人的电话,说是要买5袋再生稻大米送朋友。这种包装后的大米,2.5公斤售价49.9元。

邹鸿浪在仓库里找了许久,也只找到3袋。“很多游客来体验后,将大米买回去尝鲜。这几年农旅融合发展快,我们的大米根本不够卖。”邹鸿浪说。

记者手记>>>

创新,让“老产业”获得新的比较优势

罗芸

今年是开州区竹溪镇规模种植再生稻的第32个年头。是什么让这项传统产业历久弥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通过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创新,“老产业”也能获得新的比较优势。

记者了解到,虽然不少稻田仍由一家一户种植,但借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代耕”,在劳动力使用较多、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仍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这种“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让繁重的粮食种植变得更为轻松,生产效率也更高,在用工成本较高的今天,可有效降低种植成本。

与此同时,竹溪镇还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再生稻种植的收益。过去再生稻由农户加工后销售,每公斤稻米售价不足6元钱。去年,该镇对再生稻的包装进行改进,推出适应消费潮流的小包装、精包装,再结合来体验农事的游客的心理需求销售再生稻稻米,结果再生稻身价大涨,每公斤售价达到20元,大大提升了收益。

当然,即便竹溪镇发展再生稻产业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不能固步自封。比如目前存在的中稻收割后难以实现机收、部分品种再生能力减弱等问题,都需要当地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总结、探索,通过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解决,确保进一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让产业获得新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乡村振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