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有路 致富有道 农民这样鼓起“钱袋子”

来源:重庆日报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16 16:18


1月27日,南岸区南滨路雅巴洞,市民在巨型石刻《长江·母亲的歌谣》拍照留念。它的创作者是大足区的一群石雕匠人,“大足雕客”创业从业人员已有11万余人,年创收达200亿元。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2月4日,万盛经开区丛林华绿生金针菇工厂,员工在包装出厂的金针菇。通讯员 曹永龙 摄/视觉重庆

1月28日,游人在北碚区静观镇蜡梅博览园内赏花游玩。通讯员 秦廷富 摄/视觉重庆

2022年10月16日,永川区仙龙镇太平桥村,收割机在收割晚稻。(资料图片)通讯员 刘灿 摄/视觉重庆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最近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

早些年,城是城,乡是乡,农民种粮养猪获取经营性收入。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无数农民“洗脚”进城务工,于是有了工资性收入。近年来,越来越多业主到农村流转土地和租赁房屋,于是农民有了第三种收入:财产性收入。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日益重视,各种政策性补贴出台落地,农民有了转移性收入。

据统计,2022年在重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工资、转移性收入总额相差不大,分别占1/3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较小。从绝对数额上看,重庆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1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20元。

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让他们的“钱袋子”更鼓,记者进行了调查。

经营性收入:受天气、市场供求等影响较大 对策:良种、良机、良技推行缺一不可

2月12日,天气预报的小雨并没有来,“盼着落雨呢,你知道的,这段时间确实干旱……”梁平区种粮大户邓中想起去年夏天的高温干旱:上千亩水稻在炎炎烈日炙烤下,稻叶发黄枯萎,尽管四处找水,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秋后算账,邓中亏钱了。“正常年份,种一亩水稻有几十元纯收入,但去年确实没办法。”他告诉记者,今年自己提早准备,新流转了一批价格合适的高标准农田,用油菜秸秆还田来增强土壤的肥力,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

经营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居民收支调查处处长孙卓霖介绍,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6235元,同比增长2.0%。“本来应该能够更高,但受高温干旱天气、疫情、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粮食小幅减产,活猪价格也没上得去。”

天气、市场供求等问题,一直是农民经营性收入需要突破的难点。

“要提高这块的收入,良种、良机、良技缺一不可。”市农业农村委研究室主任王武坤说,一是发展优质粮油,让单产单价都能稳步提高;二是发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降低生产和人工成本;三是用套种、轮作等模式,提高复垦指数;四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家庭农场、职业农民;五是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利润率。

工资性收入: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技能欠缺 对策:开展职业培训,加快培育劳务品牌

近段时间,南岸区雅巴洞江滩公园的巨型石刻《长江·母亲的歌谣》(暂定名)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这组石刻作品长度为63米多,象征长江6300余公里。母亲的形象借鉴了大足石刻卧佛的雕刻手法,孩子的形象借鉴了大足石刻牧牛图的雕刻手法。

它的创作者是大足区的一群石雕匠人,在历时10个月的创作过程中,先后有30多名大足石雕工匠参与进来。

“以前石雕匠人是单打独斗,自己找活路自己做。”大足区石刻协会会长段勇介绍,大足建立匠人名单,创立了“大足雕客”劳务品牌,促进就近就地增收。目前,“大足雕客”创业从业人员已有11万余人,年创收达200亿元。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压舱石”。去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921元,同比增收8.4%,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4.1%。

“一段时期内,这种‘压舱石’的作用还将继续。”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刘娟认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重庆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城市的发展需要继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目前重庆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依然偏低,很多人只能依靠劳力吃饭而不能从事更高收入的技术岗位,工资迟迟上不去。同时,在劳务品牌的打造上也有所欠缺。

“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村适龄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她说,尤其是管理部门应通过提高技能含量,来加快劳务品牌发展提升,如鼓励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开展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劳务品牌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发放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财产性收入:总金额低,来源较为单一 对策:深化改革,盘活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

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老农周国祥没想到,自己过去在土地刨食,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几个钱,现在地还是那块地,流转了之后,到年底还能分红。

几年前,黄庄村的土地,多数闲置。黄庄村以江记酒庄每年上万吨高粱需求量为市场支撑,组建黄庄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动2469名村民以2676.5亩土地折价入股成为股东;另一方面,企业对油菜、高粱实行保底价收购,确保农民的收益。

如此一来,入股农户可以享受四份收入,即土地入股有“股金”、保底分红有“红金”、发展产业有“现金”、就近务工有“薪金”。

这样的案例,在重庆并不鲜见。

目前,我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范围已扩大到3797个村,累计入股集体土地600多万亩、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8.8亿元、闲置农房7800余套,617万农民成为股东,多了一份额外收入。

尽管如此,目前我市农民财产性收入金额小,且来源较为单一,仍有很大的潜力空间。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数据表明,去年我市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仅有476元,主要包括利息和出租房屋等。

“农村的各类闲置资产,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并没有被有效盘活和合理利用。”王武坤表示,目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为利息和出租房屋,两项加起来有277.7元,而其他如土地、林地等资源的变现收入很少。

“这说明土地这个农村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价值,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刘娟建议,必须要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首先是确权,然后是稳步推进赋权,再有序实现活权,让农民手中的财产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盘活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要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一步促进生态资产的价值转换,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补助标准还有待提高 对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

“从化肥到农药再到人工,各种成本都在涨,但种粮能享受到各种补贴,让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在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花田贡米”种植基地,种了150亩水稻的种植大户冉志说。

去年,农资成本高涨,再加上高温干旱,让冉志深感压力。“还好政府针对物价上涨有种粮补贴,种子也有补贴,遇到灾害了靠农业保险还能收回一部分,压力小了不少。”冉志说,不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他一亩地收到的国家各项补贴大约有500元。

“转移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催化剂’。”孙卓霖认为,经营也好、务工也好,财产也好,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去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为5681元,“也许它的绝对数额赶不上工资和经营性收入,但作用不容小觑。”

刘娟表示:“一方面应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另一方面也要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减少群众在医疗方面的开支。”

 

新闻链接>>>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重庆从五方面破题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颜安)日前,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四千行动”,其中在增收方面将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确保到2027年农民收入达到2.79万元左右,比现在增加8000多元。

“这意味着我们在5年内每年都要保持7.6%左右的增长速度。”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目标,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不断努力才能实现。”

具体操作上,我市将从构成农民收入的4个板块以及城乡融合上来破题。

在经营增收方面,将力争在5年内培育30万名高素质农民,并支持其领办创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与此同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7年培育适度规模经营农户10万户。此外,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节本增收,到2027年亩均节本增效150元以上。

就业增收方面,围绕全市电子信息、加工制造、建筑安装、家政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订单定向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到2027年累计培训25万人次以上;深入打造“渝创兴农”等返乡创业服务品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

转移增收方面,我市将聚焦农村路、水、电、讯、物流等短板弱项,未来五年新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亿元以上。及时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

财产增收方面,则将落实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引导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股份合作,全方位盘活利用农村土地。同时,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到2027年农村“三变”改革覆盖90%的行政村。

最后是以城带乡促增收,将做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畅通金融支农通道。


标签

乡村振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