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薄地上种植希望的人

来源: 分类:学员风采 时间:2019-07-24 11:11

记涪陵区张思伦

今年49岁的张思伦早年和妻子在外地打工。“当过棒棒、擦过皮鞋、卖过包子……。”尽管张思伦夫妻非常辛苦,但一年在外除了开支,剩下的钱不足万元。2002年,张思伦和妻子回到老家,想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走上致富路。

一、旱薄地上种希望

龙桥街道齐心村5组土地因土薄、石多被村民称为旱薄地,种庄稼收成差,导致田地和柴山大多被撂荒。“如果利用这些荒芜的土地做文章,既可以绿化荒山,又能造福乡亲。”mmexport1523506157195.jpg张思伦心里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有好心村民提醒张思伦:“这样的地还拿钱租?免费送给我都不要!” 张思伦没有退缩,他通过上网查询,征求龙桥街道农技人员的意见,决定租下荒地栽植耐干旱、生长快,同时还能保持水土,促进生态平衡的花椒树。

二、带头致富好榜样

“栽植花椒树既有利于加快撂荒地流转,又为创建生态乡镇打下了坚实基础,还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产业支撑,可谓一举多得的好事。”龙桥街道领导非常支持,还派出技术人员为其作指导。同年,张思伦将家里的柴山和周边村民撂荒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上花椒苗,从此开启了他的创业路。“栽植花椒比种庄稼划算多了。”栽种花椒实现年收入达10万元的张思伦指着一株株已经长至手臂粗的花椒树说,干花椒每公斤售价70元,亩产200公斤,收入达1.4万元。

三、一村一品产业化

看到张思伦栽花椒致富成功,村民行动起来利用荒山荒坡和撂荒地栽种花椒,于是齐心村出现了“十亩地有九亩种花椒”的现象。与此同时,龙桥街道将齐心村作为花椒产业试点项目,发展花椒3000余亩,并鼓励齐心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每年能为每位村民带去5万元的收益,实现了坐拥“绿色银行”的梦想。


标签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