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龙潭镇德胜村稻谷香里说小康

来源:涪陵区融媒体中心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1-09-09 14:37

初秋时节,漫步在涪陵区龙潭镇德胜村,一幢幢民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小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鲜花姹紫嫣红,处处能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水稻大丰收 村民笑开颜

日前,记者在德胜村看见,在金黄色的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之情。

德胜村1组地势平坦,150亩稻田连接在一起,远远望去,金灿灿一片,煞是好看。

陈甫怀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共流转了73亩田种植富硒稻和优质稻。当前正值水稻收割季节,他请了三台收割机趁天气晴好来收割。

“我们一般种植富硒稻和优质稻两种水稻,富硒稻与优质稻相比,产量差不多,但是单价要高些,种植富硒稻利润更高。”陈甫怀说,富硒稻收购价是3.3元/公斤,优质稻收购价是2.6元/公斤。按照平均亩产600公斤计算,他家的稻谷销售额达10余万元,除去种子、肥料、人工、农机等成本,利润可达4万余元。除种植富硒稻和优质稻外,下半年翻耕田地后再种植青菜头,预计利润可达6万余元,一年下来共计纯收入10万余元,比在外打工强,而且还能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

龙潭镇以优质水稻为主要产业之一,每年播种面积4万多亩。德胜村80%耕地地处平坝,承载着发展龙潭优质水稻的任务。德胜村2015年完成国土整治后,更适合机械化耕种。为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优质水稻,该村辉腾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操作机手,实现了水稻从耕、种、管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此举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因老年化而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这是我家试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颗粒饱满,今年收成好哟……”村民杨德发指着自家的稻田高兴地说,今年他流转了77亩田种植富硒稻与优质稻,按每亩产量600公斤稻谷计算,预计收稻谷46200公斤,可实现纯收入近5万元。

“现在机械收割水稻,不用我割、不用我担、不用我打谷子,不仅节省了人力,每亩地还要节约近200元的费用。”杨德发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德胜村加大水稻等农作物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步伐,通过示范推广,让村民直观地认识绿色水稻种植的好处,绿色水稻种植成为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实用技术。同时,将绿色种植普及推广到农户生产的所有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用绿色生产方式带来实际效益。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晓彬说:“全村有水稻种植农户210户,富硒稻、优质稻种植面积共计2700亩,按每亩产量600公斤稻谷计算,预计今年全村共收稻谷324万斤。按市场收价每亩平均1500元至1800元计算,能够实现产值450多万元,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每户可增收1.8万元,有力助推村民增产增收。”

此外,德胜村现有规模种植基地6个,其中苗木300亩、花椒200亩、蓝莓100亩、油茶500亩、蔬菜200亩、辣椒200亩、富硒稻与优质稻2700亩,规模养殖户7户,蛋鸡年产1.8千万枚,生猪年出栏6000余头。蓬勃发展的种植、养殖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村民増收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村民变“上班族” 年入近3万

“天晴了,我们早点把蔬菜大棚里长势不好的菜苗匀苗,便于小白菜生长……”8月31日上午,雨后放晴,在德胜村3组的蔬菜大棚里,陈朝方招呼村民匀苗。他们都是在伟芝崚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蔬菜基地上班。

近年来,该村利用当地气候适宜种植蔬菜的优势,鼓励业主集中流转土地,发展反季节蔬菜。当地村民赵伟于2019年创建重庆伟芝崚生态农业股份合作社,该合作社在2020年流转了200亩土地建成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主要用于种植大棚蔬菜和辣椒育苗,是全镇农业发展参观基地之一,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自创建以来,常年吸纳附近村民在这里打工。

65岁的村民陈朝方与67岁的老伴赵华礼将5亩地流转给该合作社。近段时间,他们特别忙,每天天不亮便起床做早饭,忙完家务后,7点半便来到离家不远的蔬菜基地上班,下午6点左右下班后,再忙家务活。

“我们年纪大了,不能出去打工,以前只能在家养猪种田,自从村里建起蔬菜基地,我们也成为‘上班族’了,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陈朝方高兴地说,她在蔬菜基地打工,每天工资110元左右,月工资3000多元,5亩地每年流转费3500元,每年还有近3万元的工资收入。

像陈朝方一样,该村还有26名村民在蔬菜基地上班。

据了解,该蔬菜基地总面积143亩,共有100个大棚,是涪陵区大棚蔬菜的主要供应基地之一。基地内主要种植的有小白菜、菜心、茄子、黄瓜等10余个品种的叶类菜和瓜果菜,年产蔬菜100万余斤。蔬菜主要销往涪陵和重庆批发市场,全年产值在100万元左右。

市民的菜篮子丰富了,菜农的钱袋子也鼓了。赵伟介绍,现在正是小白菜、菜心、水白菜、芥菜等叶类菜成熟的季节,基地吸纳了长期工和小时工共26名村民在基地采收蔬菜,每个月开出工资6万元左右。

德胜村村民夏明云说:“我以前是贫困户,通过在蔬菜基地里长期务工脱了贫,现在我每天出门就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钱,日子越过越好了!”

据介绍,该基地将新建蔬菜分拣车间,蔬菜分拣生产线建成后,可提升蔬菜种植效率、分拣包装效率、贮藏转运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蔬菜种植、分拣包装、贮藏转运成本,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带动更多村民种植蔬菜。通过带动种植、吸纳就业、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享受固定分红、贫困户全部入社且连续5年享受5%的固定分红、村集体持股40%等方式,合作社与本村农户及村集体经济建立利益联结,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基础。

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

据悉,德胜村依托蔬菜、富硒稻、优质稻、油茶、花椒、辣椒等特色产业,促进了村民们增收致富。下一步,将因地制宜,借助德胜村的产业优势、区位及气候条件,结合村内的种植、养殖业,走专业化创新性的乡村发展模式,围绕“一心一带三片区”(一心即服务配套中心;一带即特色苗木观赏带、水果采摘带;三片区即现代农业种养植区、生态蔬菜种植区、优质水稻种植区)规划布局,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全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目前,德胜村邻近的外出主通道南两高速、马龙路均已通车,为该村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德胜村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村落,营造环境宜人、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利的生活区,实现“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目标。


标签

乡村振兴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