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黄化病的防治办法

来源:农业科技报 分类:科普知识 时间:2021-06-18 15:19

最近,田间已经出现了许多猕猴桃黄化病果园。猕猴桃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水果产业之一,在周至县、眉县、杨陵等县区发展面积大。猕猴桃的黄化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危害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最大的病害之一,在陕西省的眉县、周至、武功等县猕猴桃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猕猴桃一旦感染黄化病,叶片的光合作用就会降低,果实膨大变慢,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实际调查发现,主要表现为叶脉为淡绿色,叶片失绿发黄,叶片变小,导致猕猴桃产量低、品质差。猕猴桃黄化病严重时,先幼叶后老叶,枝蔓全部叶片失绿黄化,黄花严重时叶片发白,外缘出现卷缩枯焦,果实变浅黄色黄化,果个小而硬,果肉切开呈白色,丧失食用价值。树势生长衰弱,长时间严重发病还会引起整株树干枯死亡。
一、产生黄化病的原因
1、土壤肥力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pH值偏高,土壤偏碱导致能够被猕猴桃根系能吸收的有效二价铁(Fe2+)会氧化成无效三价铁(Fe3+),铁营养不足,微量元素平衡失调,引起缺铁性叶片发黄,矿物质营养吸收受阻。
2、施肥不合理,大量的施入未腐熟发酵的各类有机肥(未腐熟的各类粪便等),或使用了不合格的有机肥和菌肥,过量使用化学,尤其过多使用硝态氮肥、碳酸氢氨,导致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镁、锰等供应失调。同时,在施肥的过程中,施肥方法不当,施入肥料未与耕层土壤充分均匀,引起烧根和根腐病而黄化。
3、在猕猴桃的正常生长过程中随意漩耕断根,伤根而产生黄化。
4、不同品种发病不同
不同品种黄化病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发病不同,以猕猴桃品种中秦美品种发病最重,其次为徐香,金香、海沃德、红阳等发病相对较轻。
5、不合理灌溉
猕猴桃喜水又怕水,长时间土壤水淹影响土壤透气性,容易引起根腐,影响根系发育和对养分的吸收。灌水过多、过勤易加重土壤盐碱化,造成铁的淋失或固定,容易发生缺铁性黄化病。
6、根部病虫害
猕猴桃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引起黄化病,猕猴桃病树根系不发达、根毛少、腐根多,造成施肥再多而根系也难以吸收或吸收很少,造成营养不平衡、树势减弱、抗逆性差,导致黄化病加重发生。
二、猕猴桃黄化病防治措施
1、选择适宜土壤建园
在猕猴桃建园时应注意园地选择,尽可能选择土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质土壤。忌在已栽过苹果、梨、桃等多年生树的重茬地和土质粘重地建园。也不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积水的地域建园。
2、施用EM复合微生物肥
(1)秋施基肥,每亩底肥施用EM复合微生物肥400-500公斤,或优质的生物有机肥。在施肥前喷入EM复合微生物制剂,每亩2-3公斤,搅拌均匀施入土壤(深度30到40cm)。防治猕猴桃黄化病,全树叶面喷施抗茬灵2-3次。每次每亩1公斤,稀释500倍(1公斤菌剂兑水1000斤水)。
(2)灌根,用EM复合微生物菌剂1公斤加腐殖酸5公斤,配水100公斤灌根,并灌透,或每亩冲施EM复合菌剂抗1-2公斤,可与其他微量元素配合冲施,注意EM菌剂不能与任何杀菌剂混合使用。
3、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增加施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增加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用量,防治猕猴桃黄花有明显效果。一般的猕猴桃果园有机质含量在10g/kg左右,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微生物和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提高猕猴桃根系吸收养分能力。

4、合理施肥依据猕猴桃果园的土壤肥力水平进行合理施肥,生长前期追肥的肥料,应以有机肥活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主,施用氮、磷、钾、钙及各种复合肥,配合施用菌肥。

5、生草或果园生草果园生草、种草、割草翻入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变猕猴桃果园的小气候,调整土壤的pH值,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猕猴桃根系发育。
6、合理灌溉
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为小畦分灌或节水灌溉,尽量避免过量灌水谨防土壤积水。推广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方式(渗灌或滴灌技术)。
7、药剂防治
对根系因病理因素诱发的生理缺素症黄化树,要尽快根治根部病害。在剪除病根刮除病皮的基础上,用波尔多液、em菌剂交替使用灌根2-3次。对根结线虫病诱发的缺素黄化树,灌药处理根际土壤,杀灭根结线虫,结合剪除病状须根。

标签

果树种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