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政协委员支招出力 古龙茶产业壮大势头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分类:乡村振兴 时间:2021-04-26 14: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6日6时讯(特约通讯员 邓小强 通讯员 冯娟 唐可芬)“巴岳好风光,古龙茶飘香,妹儿采茶忙,哥哥做电商……”近日,在重庆市大足区“古龙秀叶香”首届茶文化节上,有千年采茶历史的古龙镇迎来上万名游客,大家唱茶歌、采鲜茶、炒茶叶、品茶餐,临走时还不忘将中意的茶叶带回家。

古龙茶业负责人陈广林是大足区制茶的代表人物之一,40年多来,他把自己全部的热爱都倾注于一叶叶茶上。看到钟情一生的事业有今天的好局面,他难掩心中的喜悦:“这可要感谢帮助我们发展的政协委员们。”

传统宝贝要焕发新机

在北宋时期,大足区古龙镇所处的巴岳山就盛产名茶,并与广汉“赵坡”、峨眉“白芽”、雅安“蒙顶”并称蜀茶四大珍品,明朝永乐年间更成为了贡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茶历史悠久的古龙镇拥有了两家制茶厂和近10个绿色食品,还获评了“重庆老字号”“巴渝十大名茶”和重庆市名牌农产品。

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大足区政协委员胡才荣在长期的走访中发现,古龙、拾万、玉龙、邮亭等镇虽然都有茶叶种植和生产,但仅以古龙镇为例,茶山基地却只有2500亩,年成品茶产量仅60余吨,而且成茶虽品质好,但规模小、品牌不响,只能满足区内需求。

如何让这一传统宝贝焕发出新机?胡才荣在政协工作会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一致赞同,大家纷纷投入到了助力特色茶产业振兴的行列中。

“一招一式”显真情

发展特色茶产业,古龙镇是大足区最有“底气”的地方。为此,一位位大足区政协委员把对家乡的情意变成了助力古龙茶发展的“一招一式”间。

大足区政协委员金三长期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与实践,她向陈广林支了一招——增加文化体验、拉长产业链条。于是,在春暖花开的春茶采摘时节,游客们置身茶海,沐浴着茶园的清香,耳旁鸟语声声、笑语盈盈,或体验一把采茶女的惬意,一只手提上篓子,一只手蜻蜓点水般采撷鲜叶;或在非遗大师的指导下,体验摊晾、杀青、揉捻、造型、烘干、提香等让人直呼过瘾的制茶工艺。此外,茶蛋糕、茶叶粑、茶水豆花等茶宴,也让游客们大快朵颐。

大足区政协委员杨川是重庆市优秀青年企业家,市场触角敏锐,擅长营销创意。他建议陈广林开发新产品,形成产品矩阵,拓展市场边界,找到更多的目标客户。为此,陈广林从大胆开始试种新品种——黄金芽(有茶叶中的大熊猫之称)入手,开始开拓高端消费市场。杨川还支了一招——借助电商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2020年,陈广林的儿媳妇开始在抖音直播间不定时地直播采茶、炒茶、品茶的过程,并且在线销售茶叶。巴岳山的旖旎风光、生态茶的可靠品质、健康养生的生活理念,吸引了屏幕外的众多网友,在线销售额接连攀升。陈广林惊喜地发现,网络电商、直营门市、团购,已经成为公司销售茶叶的最主要渠道,古龙茶的市场版图正快速扩大。

“整合资源,树立品牌形象。”这是大足区政协委员夏召军的招式之一。通过努力,“古龙茶叶”被重庆市商务委员会认定为“重庆老字号”,炒茶技艺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以古龙茶为代表的大足本土品牌茶叶,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

走好“人无我有”新路子

当前,大足区在以古龙茶为龙头的茶产业发展中,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0亩,年产名茶近500吨,总产值7000余万元。特色茶产业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茶农的收入也得到大幅提升,亩均增收2000多元,户均增收3200元。

“擦亮大足硒锶品牌”这一目标的提出,更为特色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大足区茶产业发展地主要集中于巴岳山脉,也正处于亚洲最大的锶盐矿床上,大足茶富含“人无我有”的硒锶元素,这着实是中国少有、重庆独家。

在大足区最近发布的《大足区茶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中明确指出,未来3至5年,将发展硒锶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近50000亩。在大足区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政协人又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推动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锶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医学研究,制定锶元素饮食国家标准,从而制定饮用大足硒锶茶叶的指南,推动形成广泛接受的消费理念,真正让消费者心中有数,让大足硒锶茶叶成为人民生活日常必备品。

春茶飘香,绿树红花,在巴岳山最美的季节里,茶农们信心百倍,他们相信发展硒锶茶产业行得通,有前途……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