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分类:科普知识 时间:2020-10-09 17:29

一、技术概述

与传统玉米栽培相比,玉米全程机械化省去育苗、移栽、生产环节,其他如耕整地、播种施肥、除草、收获、晾晒等全程作业均由机械替代人工,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等优点。在当前玉米生产面临劳动力缺乏、生产成本高等现实问题,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仅能降低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且能更好的满足我市宜机区域玉米生产的需求。2015年以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相关的适应性农机、配套农艺等各项技术研究与示范,总结提出了本项生产技术。

二、技术要点

1、农机机型选择:

(1)耕整机械。根据地块大小选用不同功率的旋耕机和中小型拖拉机耕整机械作业,特别是粘性土壤应选择履带式机械。

(2)播种施肥喷药管理机械。播种机械宜选择适宜粘性土壤、漏播率低,具备指夹式或气吸式播种器和播种深度控制的防堵施肥播种一体机械,与施肥同步进行,粘性土壤应选择履带式机械;机械符合NY/T 503要求。

喷药管理:高架喷杆喷雾机械或农用无人机。规模化生产宜采用农用无人机,具备快速高效、节药优势。

收获机械:籽粒收获机械要符合NY/T 1355标准要求;丘陵山地地块多不平,土块间高度落差大,收获期时偶尔也会遇雨增加土壤湿度大,轮式机械土壤碾压破坏大且作业安全性差,因此宜选用履带式收获机械。青贮玉米:收获机械要符合NY/T 2088标准要求。特别注意选用机械籽粒破碎率要达85%以上,粘性土壤仍以履带式收获机为好。

2.土地整地:在播种前1周机械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然后选择重庆适宜土壤墒情开始机械耕作作业(土壤含水率26%以下);耕翻土壤深度20 cm~25 cm,要求耕后土壤净、松、碎,土表平整;每三年配套深翻犁铧深松一次30 cm~40 cm,四周沟渠排水通畅。

3.品种选择:选择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或重庆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并要求生育期不超过135天,且抗病、耐旱耐瘠、抗倒伏、生理成熟成熟后10天立杆特性好,普通玉米要符合地方籽粒机收玉米品种标准、青贮玉米要符合地方青贮玉米机收品种标准。

普通玉米品种:K玉6号、先玉1171、渝单30、西大889等。

青贮玉米品种:渝青玉3号、渝青386、雅玉青贮988等。

4.播前种子处理

(1)精选种子:种子播种前在阳光下晒1~2天。去除小粒、秕粒、破粒、霉变粒、大粒、异形粒和杂粒,一般要求机械双粒播种其发芽率不低于90%,单粒精播直播发芽率不低于95%。

(2)种子药剂处理:对未包衣种子或不具备病虫害防治前移功能的包衣种子,宜采取病虫害防治前移药剂拌种。如戊唑.福美双+病虫害前移防治药剂等,防止病虫、鸟害和鼠害。

5.播种期及播种施肥管理

(1)播种期:播种时间以确保玉米抽穗扬花期避开连续阴雨天气为原则,适当提早播种。普通玉米一般比育苗移栽延后10天~15天,丘陵区3月上旬~3月下旬,山区4月上中旬。青贮玉米播期在普通玉米最迟期限基础上可向后延10天~15天。

(2)播种量:普通玉米每亩1 kg~1.25 kg种子,青贮玉米每亩1.25 kg~1.5 kg种子,具体操作中依据种子、密度大小适当增减。

(3)播种密度

普通玉米:一般净作栽培亩播4000株~5000株,叶片紧凑、窄小稀疏、节间长的耐密血缘类品种净作栽培亩播5000株~6000株,即以60 cm等行距或80 cm与40 cm宽窄行种植。间套作栽培亩播3500株~4000株,即2.2 m宽窄行(宽行180 cm,窄行40 cm,玉米播种在窄行,在宽行内间套其他作物)。

青贮玉米:一般均为净作栽培,以亩播5000~6000株较好,即以60 cm等行距或80 cm与40 cm宽窄行种植。

机械播种时,按密度要求在保持行距基础上调整株距;若栽培模式具有中耕施肥时,行距控制要与追肥机械相匹配,确保追肥通畅性。

(4)施肥:主要实施缓释肥节肥一次性施肥(参见重庆市玉米节肥节药生产技术规程)。

(5)播种施肥机械化操作注意事项

①机械化播种原则上播种机械行向沿缓坡行进,排行播种,以利于丘陵山地雨季排水。

②机械播种时,播种地四周应预留5米宽地边地(一个机位距离),以便机头田间转向作业,在全田排行播种完成后,播种机沿地块四周补播预留地边地。

③播种开始时应试播检测,确定调整机械的播种行、株距与施肥量符合播种设计要求,然后正式播种,注意播种机械行进过程速度一致性,确保播种质量。播种质量符合NY/T503 的规定。

④在作业时,播种机未提升离开土面前不准后退,避免重播;气吸式播种机播种时,不应中途停车,以免发生漏播。

⑤从作业效率考虑,大型平缓地块宜选择四行或多行播种机,小型地块、小缓坡地、间套地块宜选择双行播种机。

⑥播种完成后,应对播种田块四周排水沟清理,确保排水通畅,减轻雨季排水不畅导致的玉米田间积水危害。

6.植保管理

(1)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除在种子包衣防治地下病虫害基础上,在苗期、穗期、花粒期合理选用农药品种及用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作业,符合GB/T 8321、NY/T 1276、GB/T 23391.1、GB/T 23391.3、NY/T 3156规定。

(2)在播后喷施苗前封闭除草剂(广谱性封闭除草),出苗后,随着杂草3叶~5叶期增加喷施1次~2次苗后除草剂(玉米苗无害的选择性除草剂),以有效控制生长期田间杂草。除草剂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NY/T 1997规定。若采用化控调控作业,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剂使用符合《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准则》要求。

(3)喷药机械宜选择病虫害防治高架喷杆喷雾机械或农用无人机进行机械喷药防治病虫草害。

(4)建议防治中加入喷液量0.5%~1%的农药功能辅助剂(激键、油菜素内酯等),可减少用药20%~30%。

(5)病虫害防治要与预测预报结合,尽量防治早、防治小。

7.收获管理

(1) 收获时期及标准

普通玉米:进入完熟后即可穗收收获。籽粒收获宜在完熟后5天~10天,一般含水率在25%以下时收获。要求机收损失率≤5%,籽粒破损率≤5%,杂质率≤3%,符合NY/T 1355标准。不对行籽粒收获机,除机收损失率≤8%外,其他收获质量与对行收获机相同。

青贮玉米:重庆玉米生长后期高温伏旱,可适当提早收获,一般授粉后27天~34天消化率较高,干重和鲜重较高,营养品质最好,结合考虑消化纤维与淀粉营养积累,吐丝后34天可作为青贮玉米适宜初采期。机械收获机收损失率≤2%,籽粒破碎率要达85%以上,秸秆长度等质量符合NY/T 2088标准。

8.其他

晾晒与烘干:收获后利用晴天及时进行通风晾晒降水;若收获后遇雨无法晾晒,应配置烘干机进行降水处理。水分至13~15%入库储存。

收获后秸秆还田:主要针对普通玉米收获,一般收获后秸秆田间秸秆高度60 cm以上,需要选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直接粉碎还田,选用机械作业质量要求达到: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 cm,残茬高度不大于8 cm,粉碎长度合格率不小于80%,符合NY/T 1004标准

三、适宜区域

本项技术适宜在重庆市丘陵山地宜机区域玉米净作与间套作全程机械化生产,不适用于零星、小块、坡度大的非宜机耕作区域的生产作业。

四、增产增效情况

本技术为企业、大户实现规模化节本、节劳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2015~2019年已在潼南区米心、铜梁区侣俸、合川区太和等地大面积应用,增产、节劳效果显著。普通籽粒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亩增效220元以上,并节劳3~4人/亩;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亩增效380元以上,并节劳7~8人/亩。

五、注意事项

播种、机收过程中可能因土地不平整,可能导致机械倾斜,从机械作业安全性考虑,使用大型机械地块坡度不大于8°;使用中小型机械地块坡度在10°以下,长缓坡坡度不超过15°。

六、支撑单位及专家和电话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周茂林,蒋志成,冯定明,李鸿,田红琳


标签

粮食种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