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

来源:渝农汇 分类:科普知识 时间:2019-10-16 11:06

一、技术概述

柑橘多年营养繁殖,往往携带一种或多种病毒病害,会导致果园长期低产、低效;传统露地裸根育苗方式,一般存在繁育周期长、移栽死亡率高、缓苗期长、果园投产迟等问题,以及易发生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等检疫性病害。研究建立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实现柑橘良种繁育从露地裸根苗到无病毒容器苗,从作坊式繁育到工厂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控从不确定到无毒和可控的重大跨越。

运用柑橘无病毒技术原理,建立茎尖脱毒和病毒类、检疫类病害的快速评价体系,通过无毒原种圃、网室采穗圃和网室、温室砧木培育苗快繁设施及容器育苗场建设,实现柑橘苗木繁育的无毒化、设施化、标准化和工厂化。

本技术为自主创新成果,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技术标准《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DB50/T 486- -2012) 已经颁布,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技术要点

1无病毒种源与接穗

采穗母树来源明确,于网室内保护性栽植;采穗母树不得带有柑橘裂皮病、衰退病、碎叶病和柑橘溃疡病、黄龙病等检疫性病害;定期进行病毒病鉴定和疫情检查,定期更换。接穗应来自于上述采穗母树。

2营养土配制与消毒

营养土由粉碎草炭或其他类似材料与沙、蛭石、珍珠岩、谷壳或锯木屑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可采用蒸汽消毒法或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法消毒。

3砧木苗培育与移栽

砧木苗于可控温室内培育,至15-20厘米高时移栽。

4嫁接及嫁接苗管理

当砧木离土面8-15厘米(嫁接口高度依砧木品种而定)以上部位直径达0.5厘米时即可嫁接。嫁接后注重解膜、弯砧、补接、剪砧、除萌、扶苗摘心、调苗、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

具体技术详见附件3-2《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

三、适宜区域

全国柑橘种植区。

四、增产增效情况

2002年以来,在全国繁殖推广无病毒柑橘容器苗1.8 亿株,其中重庆9000万株,在三峡库区新建标准化果园180万亩,支撑重庆三峡库区建成我国首个柑橘非疫区,以及广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柑橘结构调整和黄龙病、溃疡病控制。

五、注意事项

1采穗母树和接穗

采穗母树和接穗来源清楚,确保无检疫性虫害和柑橘裂皮病、碎叶病等病毒类病害。

2疫情防范

接穗来源明确、可靠,砧木种子、嫁接工具和人员、车辆进人严格消毒。

3弯根苗控制

严格按照《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要求移栽砧木苗。

4调苗

嫁接苗培育过程中,将苗场内同批次苗中长势差的小苗、弱苗抽调出来,择地培育。

5育苗档案

建立健全育苗档案,确保质量安全可追溯。

附件3-2: 柑橘容器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柑橘容器苗繁育和出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柑橘容器苗生产繁育。

2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40 柑橘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9059  柑橘嫁接苗

3要 求 

3.1基本要求

3.1.1培育方式

具可控植物生长条件下的无病毒设施育苗。

3.1.2 场地选择

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通风和光照良好、远离检疫性病虫害地区、无环境污染。

3.1.3 育苗设施

3.1.3.1 温室

温室的温度、湿度、土壤条件可人为调控,每个育苗点温室面积1000米以上,进出温室门口设置缓冲间。

3.1.3.2 网室

每个育苗点网室面积不小于1000米,采用孔径≥0. 28毫米防虫网隔离,用于采穗树的保存和繁殖。进出网室门口设置缓冲间。

3.1.3.3 育苗容器

播种苗床用于砧木苗培育,苗床深20厘米、宽100-150厘米、下部有排水孔,苗床距离地面100厘米。

育苗桶用于嫁接苗培育,由聚乙烯吹塑而成,高36-38厘米,桶口正方形,宽12厘米,底面正方形,宽10厘米,梯形方柱,底部和侧面各设2个排水孔。

3.2 容器育苗技术

3.2.1 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由粉碎草炭或其他类似材料与沙、蛭石、珍珠岩、谷壳或锯木屑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

3.2.2 营养土消毒

3.2.2.1 蒸汽消毒:将配制好的营养土用蒸汽消毒。消毒时间每次大约35分钟,升温到100℃及以上保持25分钟。然后将消毒过的营养土堆在堆料房中,待冷却后即可装人育苗容器。

3.2.2.2 甲醛溶液熏蒸消毒: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堆码成30厘米厚,每隔40-50厘米用竹竿凿一个15厘米深的圆孔,每孔灌注甲醛溶液2毫升,然后覆土盖膜,10-15天后接膜、翻土,敞放一周后备用。

3.2.3 砧木
砧木要求按GB/T 9059规定执行。砧木纯正,无裂皮病、碎叶病和检疫性病虫害。砧木种子饱满,颗粒均匀。

3.2.4 种子消毒
播种前将种子用50℃热水浸泡5-10分钟,捞起后立即放人55℃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放人用1%漂白粉消毒过的清水中冷却,捞起晾干备用。

3.2.5 播种方法
播前把温室、播种苗床和工具等用3%来苏水或1%漂白粉消毒一次。把种子有胚芽的一端置于苗床营养土下,播后覆盖1-1.5厘米厚营养土,一次性灌足水。种子萌芽后每1-2周施0.1%-0. 2%复合肥溶液一次,注意防治立枯、炭疽和脚腐病,及时剃除病弱苗。

3.2.6 砧木苗移栽与管理
当播种砧木苗长到15-20厘米高时移栽。起苗前灌足水,起苗时不伤根。淘汰根颈或主根弯曲苗、弱小苗和变异苗等不正常苗。剪掉砧木下部弯曲根,将育苗桶装人1/3营养土后,将砧木苗放人育苗桶中,用一只手把握根茎,让主根直立,另一只手边装土边摇桶,压实根土,灌足定根水,第二天施0.15%复合肥(氮:磷:钾=15:15:15),随后每隔10-15天施一次0. 15%的复合肥。

3.2.7 接穗
接穗要求按GB/T 9059规定执行。接穗须来自无病毒网室;接穗树来源清楚,用网室保存,栽培管理按无病毒程序进行。

3.2.8 嫁接
当砧木离土面15厘米以上部位直径达0.5厘米时,即可嫁接。嫁接前对所有用具和手用0.5%漂白粉液消毒。

3.2.9 嫁接后管理

3.2.9.1 解膜
嫁接后3周左右,用刀在接芽反面解膜,此时嫁接口砧穗结合部已愈合并开始生长。

3.2.9.2 弯砧
解膜3-5天后把砧木主干接芽以上的顶端枝千反面弯曲并固定下来。
3.2.9.3 补接
用前述方法集中补接嫁接未成活的苗。

3.2.9.4 剪砧
当接芽萌发抽生的梢成熟后剪去上部弯曲砧木,剪口最低部位不低于芽的最高部位。剪口与芽的相反方向呈45倾斜。

3.2.9.5 除萌
及时抹除嫁接后砧木上的萌芽。

3.2.9.6 扶苗、摘心
剪砧后,立支柱扶苗。用塑带或麻线把苗和支柱捆成“∞”形,随苗生长高度增加而增加捆扎次数,苗高35厘米以上时短截。

3.2.9.7 调苗
将苗场内同批次苗中长势差的小苗、弱苗抽调出来,择地培育,提高同批次苗木的整齐度和出圃率。

3.2.9.8 水肥管理
每周用0.3%-0.5%复合肥或尿素淋苗一次,追肥可视苗木生长需要而定,夏季灌水1-2次/周,土壤含水量维持在70%-80%,pH维持在5.5-7.0。

3.2.9.9 病虫防治
幼苗期喷3-4次杀菌剂防治苗期病害,苗期主要病害有脚腐病、立枯病、炭疽病和流胶病等。虫害主要有螨类、鳞翅目类,可针对性用药。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温、网室,对进人人员进行严格消毒。

4.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前应按GB/T 5040规定进行产地检疫。起苗前充分灌水、抹去幼嫩新芽、剪除幼苗基部多余分枝、喷药防治病虫害,苗木出圃时要清理并核对品种或砧木标签。苗木出圃后,及时将品种、出圃时间、出圃数量、定植去向、发苗人和接收人签字,人档保存。


标签

果树种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举报理由:

关闭